转口贸易是啥?外贸的原产地规则与风险分析

行业动态|2025-04-21
官方微信每天更新外贸私域营销干货,点击链接 添加微信好友,持续关注。

中美贸易战导致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促使许多中国外贸工厂考虑通过转口贸易来规避这些关税。然而,美国海关对转口贸易的监管日益严格,尤其是在原产地证书方面,要求必须在中间国进行实质性改变,例如海关编码的改变,以及增值比例达到一定水平。本文旨在分析主要转口贸易国家(如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最新原产地规则细则,评估通过这些国家进行转口贸易的潜在风险,并为外贸企业提供合规建议

 

一、理解美国海关关于转口贸易的法规

 

美国海关对非法转口贸易的定义:转口贸易本身在国际贸易中是一种常见的合法行为。然而,当转口贸易的目的是为了隐瞒货物的真实原产地,从而规避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时,就会被美国海关视为非法行为。非法转口贸易行为的核心在于虚报原产地,例如将原产于中国的产品通过第三国中转后,谎称产自该第三国以避免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  

 

“实质性改变”原则的重要性:美国海关判断货物原产地的关键在于“实质性改变”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只有当在中国生产的零部件在第三国经过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其在名称、特性和用途上都与原零部件不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商品时,该第三国才会被认定为最终产品的原产国。简单的重新包装、重新贴标签或进行微小的加工通常不被认为是实质性改变。例如,仅仅将中国的零部件在墨西哥组装成电机,美国海关就认定这并未构成实质性改变,该电机仍然被视为中国产品。再比如,从越南进口的散装未印刷的卷筒纸在A国经过印刷、裁剪、折叠等复杂工序制成礼品纸,就被美国海关认定为在A国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因此,“实质性改变”的认定是高度依赖具体事实的,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和加工过程来判断。 

 

美国海关日益加强的监管和审查:面对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的现象日益增多,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在加大监管和审查力度。特别是对于那些从非主要生产国或近期从中国进口激增的国家进入美国的货物,美国海关会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美国海关不仅会审查货物的运输路线和单据,还会关注中间国的生产能力和历史贸易数据,以识别潜在的非法转口贸易行为。据报道,美国海关目前正在进行数百项关于中国制造产品涉嫌通过转口贸易逃避关税的调查。

 

违反规定的严厉惩罚:一旦被美国海关认定为非法转口贸易,相关企业将面临非常严厉的惩罚。这包括巨额罚款,罚款金额可能高达非法进口商品价值的数倍,甚至可能导致相关责任人被判处监禁。此外,美国的《虚假申报法》(False Claims Act, FCA)也为打击海关欺诈提供了法律依据,该法案允许举报人向政府报告虚报原产地、逃避关税等行为,并有机会获得政府追回款项的一部分作为奖励。根据《虚假申报法》,违规者可能需要支付高达三倍的损害赔偿金以及额外的民事罚款。美国海关还依据《执行与保护法》(Enforce and Protect Act, EAPA)对涉嫌逃避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的虚假申报行为进行调查。 

 

二、主要转口贸易国家原产地规则细则分析

 

3.1 越南 

 

  • 实质性改变:越南的原产地规则通常要求出口商品必须是完全在越南生产的,或者在越南经过了“最后一道实质性加工”。对于非完全在越南生产的商品,越南通常要求其在越南的投入价值(LVC)至少达到30%,或者其HS编码发生改变。  

  • 增值比例要求:越南的“越南制造”认定标准之一是本地成分价值占工厂出厂价的30%以上。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计算工厂出厂价减去非越南投入材料的价格来间接确定增值。  

  • 其他特定的生产或加工要求:除了增值比例,HS编码的改变也被认为是原产地认定的一个重要标准。  

  • 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或相关法规:美国与越南之间存在双边贸易协定(BTA)。越南也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全面进步协定(CPTPP)和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EVFTA)的成员,但这些协定主要影响越南与其他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3月13日,越南尚未成为美国普遍优惠制(GSP)的受益国。  

  • 美国海关的监管重点:越南已被美国认定为中国商品非法转运的热点地区。美国海关正积极与越南海关合作打击原产地欺诈行为。美国海关对来自越南的货物进行了更多的检查,越南海关自身也加强了对原产地规则的执行力度。  

 

3.2 马来西亚 

 

  • 实质性改变:马来西亚的原产地规则涉及“充分的加工或处理”或实质性改变。货物原产地通常由最后发生实质性改变的国家决定,这可以通过增值比例、税则号列的改变或特定的制造工艺来体现。

  • 增值比例要求:根据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马来西亚出口到东盟国家的商品通常要求至少有40%的本地或东盟累计成分。对于“马来西亚制造”的标识,可能需要至少51%的本地成分。

  • 其他特定的生产或加工要求:税则号列的改变也是认定实质性改变的方式之一。  

  • 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或相关法规:马来西亚与美国没有直接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它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成员,并与其他国家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报告指出马来西亚存在一些贸易壁垒和进口政策。  

  • 美国海关的监管重点:马来西亚也被认为是转运中国商品以规避美国关税的重要枢纽。例如,有报道称中国的钢钉通过马来西亚重新包装和转运以隐藏其原产地。美国司法部也曾指控一家进口商通过加拿大和马来西亚转运中国制造的卡车轮胎以逃避关税。 

 

3.3 泰国 

  • 实质性改变:泰国承认实质性改变原则,其认定标准可能包括税则号列的改变、从价百分比标准或制造或加工操作标准。  

  • 增值比例要求:根据东盟规则,通常要求至少40%的本地成分。美国普遍优惠制(已过期但仍具参考意义)曾要求受益国的产品增值至少达到商品出口到美国时评估价值的35%。  

  • 其他特定的生产或加工要求:税则号列的改变是认定原产地的一种方式。  

  • 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或相关法规:泰国与美国没有直接的自由贸易协定,但它是东盟和RCEP的成员。泰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打击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中虚报原产地的行为,以应对美国对其征收的36%的关税。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报告曾指出泰国存在较高的农产品和食品关税以及一些非关税壁垒。  

  • 美国海关的监管重点:泰国因涉嫌转运中国商品而受到美国海关的高度关注,美国海关正在加大力度打击虚报泰国原产地的行为。泰国政府也已对49种高风险产品加强了出口监管,要求在获得原产地证书前进行原产地核查。曾有案例表明中国的钢管被虚报为泰国原产地以规避美国的关税。  

 

3.4 墨西哥  

 

  • 实质性改变:根据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USMCA)的原产地规则,原产货物需要满足多种标准,包括完全获得、完全由原产材料生产或符合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实质性改变是这些规则的核心,通常涉及税则号列的改变。  

  • 增值比例要求:USMCA包含区域价值成分(RVC)要求,具体比例因产品而异(例如,乘用车为75%)。对于汽车产品,还包含劳动价值成分(LVC)要求。  

  • 其他特定的生产或加工要求:许多USMCA的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都基于税则号列的改变。  

  • 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或相关法规:USMCA是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之间的直接贸易协定。美国总统曾宣布对符合USMCA原产地规则的墨西哥进口商品给予关税豁免。  

  • 美国海关的监管重点:尽管USMCA旨在促进北美自由贸易,但美国仍然关注中国商品是否可能通过墨西哥转运以享受USMCA的优惠待遇。美国海关已加强对经墨西哥进入美国的转运货物的审查。  

 

3.5 加拿大 

 

  • 实质性改变:与墨西哥类似,加拿大也是USMCA的成员国,其原产地规则与墨西哥基本一致,侧重于完全获得货物、原产材料生产以及涉及实质性改变(通常通过税则号列改变)的产品特定规则。  

  • 增值比例要求:USMCA的RVC和LVC要求同样适用于加拿大。  

  • 其他特定的生产或加工要求:税则号列的改变是USMCA原产地规则中常用的方法。  

  • 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协定或相关法规:USMCA。美国海关对入境货物执行严格的规定。  

  • 美国海关的监管重点:美国也关注通过加拿大转运中国商品的可能性,尽管可能不如对墨西哥的关注那么高。曾有案例表明中国的轮胎通过加拿大转运.

 

下表总结了主要转口贸易国家原产地规则的关键要素以及通过这些国家进行转口贸易的潜在风险水平:

比较分析:各国的原产地规则存在显著差异。越南和马来西亚都强调实质性改变和增值比例,而泰国也采用类似的原则。USMCA为墨西哥和加拿大设定了更为具体和详细的原产地规则,包括针对特定行业的区域价值成分和劳动价值成分要求。

风险评估:越南和马来西亚由于其与中国的紧密贸易关系以及被报道的多次违规案例,面临较高的美国海关审查风险。泰国虽然也面临较高的关税,并积极打击虚报原产地的行为,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墨西哥和加拿大在USMCA框架下,如果能够严格遵守原产地规则,风险相对较低。然而,任何试图通过虚假申报来规避规则的行为都将面临美国海关的严格审查和惩罚。

 

三、合规的转口贸易策略与风险缓解

  • 确保真正的实质性改变:外贸企业应确保在中间国进行的生产或加工活动超出了简单的组装或再包装范围,能够显著改变产品的名称、特性和用途。应侧重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采用更复杂的技术或工艺。必须详细记录在中间国进行的全部生产过程。 

  • 维护完整准确的文件记录:必须从中间国官方机构获取真实有效的原产地证书(COO)。确保所有运输单据上的信息与原产地证书一致。详细记录所有原材料的来源以及在中间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或发生的改变。 

  • 对供应链进行彻底的尽职调查:充分了解供应商及其生产流程。如果可能,对海外生产基地进行审核。通过合同约定,防止供应商虚报原产地。  

  • 寻求美国海关的事先裁定:对于复杂的生产情况或对实质性改变的认定存在不确定性时,应考虑向美国海关申请关于原产地的约束性裁定。 

  • 考虑利用USMCA(如适用): 如果选择通过墨西哥或加拿大转口,必须全面理解并遵守USMCA项下的具体原产地规则,包括区域价值成分和劳动价值成分要求。  

  • 参与可信贸易伙伴计划:考虑加入海关-贸易反恐伙伴计划(CTPAT)和进口商自我评估(ISA)等项目,以提高合规水平,降低被审查的风险。  

  • 保持透明并与海关当局合作:如果发现任何错误,应考虑主动向美国海关进行事先披露,以减轻潜在的处罚。  

 

非法转口贸易和原产地欺诈将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巨额罚款、监禁以及根据《虚假申报法》提起的诉讼。关税合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专业的知识。强烈建议外贸企业咨询国际贸易律师和报关行,以获得以下方面的专业指导:  

 

  • 关于特定产品分类和适用原产地规则的建议。

  • 制定符合规定的转口贸易策略。

  • 对潜在的中间国和供应商进行尽职调查。

  • 准备和审查包括原产地证书在内的所有文件。

  • 协助向美国海关申请事先裁定。

  • 确保遵守所有相关的美国法律和法规。

 

同时,企业应密切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和执法重点的最新变化。

四、结论

 

通过转口贸易规避美国对华关税存在显著的挑战和风险。越南、马来西亚和泰国由于其与中国的贸易联系以及美国海关的重点关注,可能面临较高的风险。墨西哥和加拿大在USMCA框架下,如果能够严格遵守原产地规则,风险可能相对较低。然而,无论选择哪个国家作为中间国,确保在当地进行真正的实质性改变是合法转口贸易的关键。外贸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原产地规则的复杂性,采取谨慎的合规策略,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并寻求专业的法律建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确保其国际贸易运营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任何试图通过虚假申报原产地来规避美国关税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

 

因此,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仅依赖美国市场已不再是可持续的战略选择。外贸企业应当尽快推进市场多元化,积极拓展东南亚、拉美、中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提升全球抗风险能力和订单稳定性。

 

为了帮助中国外贸企业顺利转型,询盘云特别推出了小语种站群免费升级活动。即日起,凡与我们合作英文独立站SEO服务的企业,即可免费获得10种语言的小语种网站支持,助力您轻松打开全球多语种市场,承接更多来自“非美市场”的订单红利。

 

仍有疑问,点击链接 或扫一扫添加微信好友,一起交流。
           
提交资料,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基于WhatsApp构建外贸私域运营手册

名额有限,资料包先到先得,填写信息立即领取

              询盘云——外贸数字营销专家,助力企业提升增长效率